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车间,拧紧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然而,如何正确设置螺丝的拧紧程序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从产品规范中的目标扭矩到实际的工艺过程,每个阶段都需要精确的扭矩和转速控制。
想象一下,一个需要达到1Nm的紧固点,我们希望工具能够在短时间内(满足生产节拍要求)准确达到这一目标扭矩(满足质量要求)。时间短意味着需要提高转速,但转速过快可能导致工具和系统在达到目标扭矩时无法及时停止,从而产生过冲现象。因此,通过工具设置来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常采用两步或多步拧紧策略。以下是针对螺丝拧紧工艺的具体参考设置:
使用第5步扭矩控制方式,低速(约50rpm),时间上限设为30秒,执行拧紧动作。
检查拧紧结果界面,查看是否达到目标扭矩、螺钉是否成功拧入产品、总拧紧角度以及拧紧曲线贴合点位置。
根据总拧紧角度(或螺纹圈数)分布第三步的拧紧角度。通常,第三步的拧紧角度为总拧紧角度减去第二步旋入角度(90-180°)和第四步、第五步预留角度(约200°)。
可选反转认帽及认牙阶段,主要用于外六角螺栓的快速认帽,但会增加拧紧节拍。
第三步的快速旋入阶段,可以先设定工具允许的最大速度的80-90%,然后在不出现故障的前提下逐步提高转速以优化节拍。对于自攻钉,针对塑料件速度不超过400-600rpm;对于铝件等自攻,速度不超过最大速度的80%。
贴合点扭矩预设为目标扭矩的20%,实际值可根据曲线进行调整。
最终以低转速(约50rpm)进行终拧紧,确保拧紧质量。
对于自攻钉的拧紧,在汽车行业推荐转速为400-600rpm。高转速可能导致浮高现象,因此需要相应调整目标扭矩。
在白色家电和3C行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按照约1000rpm的转速设置,但相应的扭矩需要有所减小以避免滑牙现象。
遵循上述紧固工艺进行拧紧枪的转速和力矩设置,将最大限度地优化紧固时间,提供可靠的夹紧力,避免过冲,从而满足质量要求。
自动锁螺丝机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工业设备,根据不同的机械执行结构、螺丝送料形式或锁附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在自动化装配领域日新月异的今天,坚丰凭借深厚的行业洞察与技术创新,匠心打造了全新系列的传感器式拧紧工具,专为满足制造业对高精度、高效率及智能化拧紧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而生,助力企业迈向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新纪元。
长螺钉,以其特有的长度和设计特点,在机械设备、汽车工业、电子设备乃至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自动化装配过程中,长螺钉的送钉与拧紧一直是个技术难题。
拧紧曲线——作为衡量拧紧质量的核心指标,它在整个拧紧过程中担任着“哨兵”的角色。它能够实时捕捉拧紧状态的变化,通过其独特的曲线形态揭示出拧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实时的反馈机制,使其在螺栓装配的错误预防管理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螺栓拧紧的高要求工艺中,分步骤拧紧和多步拧紧是两种广泛应用的策略。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操作流程和目标,共同致力于确保螺栓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坚丰汽车白车身送钉拧紧解决方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精准对接客户需求,为白车身制造提供了一站式、智能化的拧紧装配方案。无论是面对复杂的拧紧工况,还是追求高效的生产流程,坚丰都能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助力汽车行业客户提升产品质量,加速产业升级。选择坚丰,就是选择高效、稳定、智能的拧紧装配未来。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迈向智能制造的浪潮中,我们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基于多元化产品线布局及丰富的拧紧工艺积累,为电机控制器关键组件的高质高效装配提供了多种可靠的自动化装配方案。
中国无疑是全球5G领域的领跑者,拥有全球70%的5G基站。自2019年国内三大运营商开通5G网络以来,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已达到惊人的1072万个,较上年末净增75.4万个。其中,5G基站总数更是高达222万个,比上年末增加79.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0.7%,占比较上年末提升6.4个百分点。按照工信部的规划,到2025年,中国每万人将拥有26个5G基站,这意味着届时中国的5G基站数量将达到360多万个。在未来三年里,中国还将建设至少138万个以上的5G基站,预计每年新增约60万个5G基站。
随着工业自动化浪潮的推进,智能螺丝锁付机以其卓越性能,正逐步重塑制造业格局。该设备能自主完成螺丝的供给、定位、锁紧及质量检测等全流程操作,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更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与统一。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智能螺丝锁付机的技术机理、应用领域及其对行业的深远影响。
坚丰在涡轮增压行业的自动送钉拧紧技术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装配过程中的精度与效率,还以其高度的灵活性与稳定性,为制造行业的高质量、高效率生产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的持续深化,坚丰将继续引领自动送钉拧紧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更多领域的精密制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