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制造行业的迅猛发展,整车下线的速度不断刷新纪录,这一成就的背后,自动化装配技术功不可没。然而,在高度自动化的装配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便是螺栓孔位的定位偏差问题。尤其是在焊装车间,由于车身组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孔位偏差成为制约装配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传统的解决方案往往依赖于2D相机进行定位识别,但这种方法存在空间识别角度偏差的问题,不仅影响装配节拍,还增加了设备调试的复杂性和成本。此外,通过浮动机构带动套筒和拧紧工具浮动的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孔位偏差问题,但整体结构复杂,对机器人负载要求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浮动拧紧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独特的套筒结构设计,实现了套筒在一定范围内的浮动功能。这一浮动距离能够根据避让长度的变化自适应调节,既简单又高效。
首先,浮动拧紧技术在螺栓拧紧过程中,能够自动补偿定位偏差,确保螺钉平稳入孔。通常,该技术允许的偏差范围在0.5~2.5mm之间,极大地提高了螺栓拧紧的成功率。
其次,浮动拧紧技术通过优化套筒设备的本体结构,无需使用工业相机或复杂的浮动机构,从而简化了设备调试过程,降低了故障排查的难度。这不仅提升了装配的速度和准确性,还允许适当放宽组件物料的公差范围,降低了对零件精度的要求,进一步降低了物料成本。
由于浮动拧紧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孔位定位偏差问题,其在螺栓装配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从新能源汽车的白车身、电池包、电机,到发动机壳体的装配,该技术都能显著提高螺栓拧紧的质量和效率,为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面对汽车制造业对高效、可靠装配技术的迫切需求,坚丰不断深耕自动化装配领域,致力于装配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凭借高质量的送料和拧紧技术,坚丰为客户提供更可靠的装配拧紧解决方案,助力汽车制造行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在汽车安全气囊的制造过程中,气体发生器与气囊封装盒的连接装配至关重要,它们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螺栓连接以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连接可靠且精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部件的连接中。在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上,普通螺栓连接因其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且不受被连接件材料的影响而被广泛采用。螺栓连接的预紧是确保连接可靠性的关键步骤,通过施加正压力产生摩擦力来增强连接的稳固性。
电动扭矩枪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专门用于为螺栓或螺母施加特定扭矩,确保连接件的紧固符合工艺规范,从而保障结构的安全与稳定。在汽车、航空航天、制造业等行业,其应用广泛,效果显著。
在工业4.0下,为了实现智能化装配和数字化控制与管理,需要重视拧紧工具的通讯方式,并选择适合的通讯协议。通讯协议是通信双方对数据传送控制的一种约定,包括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输速度等问题的规定。
在自动化装配线上,智能电批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确保每个螺丝都被正确、紧密地拧紧。然而,螺丝漏打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装配质量,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那么,智能电批是如何避免这一问题的呢?下面,我将以坚丰智能电批为例,为您详细解读。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中,通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精确控制扭力枪已经成为关键技术。坚丰扭力枪,作为一种高端的紧固工具,与PLC的结合进一步提升了装配的精度和效率。以下是通过PLC控制坚丰扭力枪的详细步骤:
在3C行业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微小型螺钉的使用量极大。由于其尺寸较小,传统的螺钉供料方式如人工送料取料,不仅效率低下,影响生产速度,还常常面临螺钉掉入产品、丢失等问题。尽管部分企业采用排列机进行自动上料,但卡钉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上料的稳定性和装配效率。
坚丰在涡轮增压行业的自动送钉拧紧技术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装配过程中的精度与效率,还以其高度的灵活性与稳定性,为制造行业的高质量、高效率生产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的持续深化,坚丰将继续引领自动送钉拧紧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更多领域的精密制造贡献力量。
燃气热水器作为现代家居的重要设备,其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至关重要。在燃气热水器的装配过程中,螺丝拧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自动化、智能化的拧紧解决方案。在这一背景下,坚丰电动扭力枪凭借其卓越的产品优势,为燃气热水器的自动拧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无疑是全球5G领域的领跑者,拥有全球70%的5G基站。自2019年国内三大运营商开通5G网络以来,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已达到惊人的1072万个,较上年末净增75.4万个。其中,5G基站总数更是高达222万个,比上年末增加79.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0.7%,占比较上年末提升6.4个百分点。按照工信部的规划,到2025年,中国每万人将拥有26个5G基站,这意味着届时中国的5G基站数量将达到360多万个。在未来三年里,中国还将建设至少138万个以上的5G基站,预计每年新增约60万个5G基站。
在制造业的广阔领域中,手动工位拧紧装配作为一种基础且常见的生产方式,尤其在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及电子组装等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这种传统方式在高强度、连续性的作业环境下,往往暴露出诸多挑战与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