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打螺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力出奇迹会滑丝,过小又无法拧到位,要想把螺丝打的丝滑和恰到好处,就需要控制螺丝的拧紧程度,那该如何控制呢?
在螺栓拧紧过程中,总体的受力情况是螺栓受拉而连接件受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开始拧紧时,由于螺栓头靠近工件,压紧力为零。但由于存在摩擦力,扭矩保持较小的数值。
2. 螺栓头部靠近工件后,真正的拧紧开始,压紧力和扭矩随转角的增加而迅速上升。
3. 达到屈服点后螺栓开始塑性变形,转角增加较大而压紧力和扭矩却增加较小,甚至不变。
4. 继续拧紧,力矩和压紧力下降,直至螺栓断裂。
1. 扭矩控制法
扭矩控制是指拧紧螺栓至设定的扭矩后,拧紧控制机构停止动作。这种方法简便且扭矩容易复验,常用于不涉及安全方面的拧紧,如车体组件和家电等。
扭矩法精度受螺栓材质、加工精度、润滑状态和拧紧速度等因素影响,导致螺纹表面之间和螺母承压面的摩擦系数变化。为了保证一定的预紧力,通常采用较高的设计余量来弥补扭矩控制带来的误差。
2. 扭矩控制角度监控
在扭矩控制法中,将拧紧扭矩作为控制参数,拧紧角度作为监控值。这种方法可以鉴别螺栓的异常状态,常用于车轮、车身、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工位。
在正常情况下,拧紧扭矩和角度基本呈线性变化,变化率基本恒定。扭矩控制角度监控具有扭矩控制、角度监控、测量简便和使用标准螺栓可重复等特点,但夹紧力波动较大。
3. 角度控制扭矩监控
在扭矩转角控制法中,将拧紧角度作为控制参数,将螺栓拧紧到某一扭矩值后,再以目标角度拧紧。这种方法常用于连杆、发动机主轴承、飞轮、发动机缸盖、刹车盘卡钳和转向器等工位。
扭矩/转角控制法的夹紧力变化较小,具有角度控制、扭矩监控和较小的摩擦影响等特点,但螺栓不能重复使用。
4. 屈服点控制法
屈服点控制法是通过拧紧螺栓至屈服点后停止拧紧来实现高精度拧紧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材料屈服时的特性进行控制,但需要严格的试验或检测以防止螺栓和螺纹损坏或断裂。
屈服点控制法能够得到较大的预紧力,并且预紧力不受摩擦系数变化的影响。常用于安全相关部件或发动机内的高可靠性部件,如制动器、发动机缸盖和液压泵等工位。
在自动化锁螺丝工艺中,持续且稳定的螺丝供料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自动锁螺丝机按其分料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吹气式和吸附式两大类。
拧紧曲线,作为衡量拧紧过程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其形态和走势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拧紧状态的重要信息。当拧紧参数(如工件、装配环境和程序参数)保持恒定时,拧紧曲线的一致性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点。在实际的生产线上,通过对比实际测得的拧紧曲线与标准曲线,我们可以迅速识别出拧紧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并确定问题所在。
在汽车制造的复杂流程中,车身焊装环节尤为关键。随着车身轻量化趋势的推进,螺栓拧紧在焊装车间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由于车身零件体积庞大、曲面多,孔位一致性难以保证,加之零件焊接后的位置偏移,使得孔位不准问题愈发严重。
自动拧紧系统凭借其高精度、高效性、智能化等显著优势,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自动拧紧系统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在自动化装配领域中,真空吸附式自动拧紧系统凭借其独特的取钉方式,已成为提升装配效率的关键技术。该系统的核心运作机制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中,产品组装工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提升。螺丝作为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紧固件,其自动供料技术已成为推动自动装配行业进步的关键因素。
全自动锁螺丝机在医疗仪器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优势明显。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它必将为医疗仪器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行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设备保障。
在新能源电机及电控装配领域,螺钉的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电池这一核心部件,螺钉的稳固性和防拆性都是关键要素。为满足这些高标准要求,我们提供了一种定制化的自动送钉拧紧解决方案。
带垫片螺丝是一种头部带有垫圈的特殊螺丝,垫圈通常由橡胶、塑料或金属等材料制成,具备多种功能,如缓冲、隔离、防水、防震和防松。带垫片螺丝在防水和减震方面表现更出色。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变速箱与电机电池系统的集成度正不断提升,这不仅显著增强了车辆性能,也对装配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新能源变速箱的壳体结构,由于整合了更多电气元件和冷却系统,其复杂性大幅增加,为合箱螺栓拧紧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